学院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观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学院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观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好主题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月26日下午,学院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前往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参观学习,开展“逐梦新时代征程,铸牢共同体意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来自8个学院10余个民族的6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及学校党委学工部干部阿布、新疆内派教师张铭和相关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专项工作辅导员参加活动,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阿迪来带队组织。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开展的民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在“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参观中,师生们共同追寻红色记忆,发掘先辈留下的光辉历史,感动的情绪油然而生,不只是为前辈,更是为现在的盛世。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大家不仅切身融入民族音乐与舞蹈的欢乐、3D展映厅各民族服饰的惊艳、传统中药与手工艺的灿烂文化,更是通过丰富的实物与互动体验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

   

  参观结束时,所有师生怀着崇敬之心,由阿迪来组织合唱《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无限敬仰。

  

 

  同学们无法抑制内心情感,抒发满载而归后的体会,纷纷表示通过亲身参观体验更加深刻理解了“三个离不开”的历史厚度、温度与深度,感悟了无数少数民族先辈奋不顾身投入党和国家大业的伟大,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牢记前辈教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刻入骨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伊再提古丽(维吾尔族):今天我们来到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重要地点之一的蒙藏学校旧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份份史料,我们生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历史切身体验了动静结合的民族文化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根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深刻含义。作为大学生,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学好党史、武装头脑,又要肩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任,在学习实践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能力。

  乌仁其米克(蒙古族):蒙藏学校旧址储存着独特的红色记忆,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今天,在“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主题展的参观中,我感受到了有温度的革命故事,透过详实的文件档案和精美的实物模型寻访红色足迹,从生动的历史实物展品中追寻红色记忆,激发了我爱国爱党的热忱,进一步筑牢了我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将向前辈看齐,积极投身到维护民族团结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实践,在实践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巴扎古丽(哈萨克族):通过此次活动,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也体悟到了蒙藏学校旧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重要作用。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我感受到了真实、有温度的革命故事,同时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民族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次活动是对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诠释,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会继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民族精神,在实践中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扎西平措(藏族):在蒙藏学校旧址,我感受到了先辈的伟大革命精神我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阿迪来  图片戴晨 审核:张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