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勤实信行”作风建设各项要求,守好安全稳定一条底线,围绕党建引领和思政教育两个核心,抓住学风学业、就业创业、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协同推进党建和学生思政各项工作,做到“两服务,双提升”,“保稳定,出亮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立足2024
回顾2023
盘点年度成果
融信息特色,汇管理新知
育商业英才,促区域发展
打造具有信息特色的知名经济管理学院
一、主题教育工作走心成效
组建宣讲团在全校宣讲10余场;学院公众号“经管开朗”有声栏目推出73期;品读红色原著收集感想120余篇;开展红色基地教育2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获市委指导组高度评价;系列活动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学习强国积分长期居学校第一,青年大学习排名学校前列。
二、基本标准检查收货好评
对标对表梳理提交各项支撑材料,汇报PPT十易其稿;细致组织座谈会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精心准备各类问答材料;设计布置双涯规划工作坊、“经”心相聚阳光驿站、党建墙、荣誉柜、主题展板等特色点位和支部建设交流会观摩活动;用心推敲专家走访路线和各场所解说词。学院党建思政工作和迎检准备得到专家组一致肯定。
三、新生系列教育铸魂赋能
制定入学教育安排表、新生年任务分解清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启蒙教育;举办集体生日会、中秋留校新生联欢会、发放文创月饼等暖心活动20余场;开展校史馆参观、和谐宿舍创意赛等活动10余场;组织主题班会3次、适应性讲座4次、家长会2次;组织开展“双百双进”讲座10余场,参与学生4000余人次。新生年打卡活动已完成14场;获新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四、少数民族工作倾心投入
“石榴籽”下午茶各项活动筑牢少数民族学生信念之基、解决后顾之忧、激发上进之心。根据2023上半年统计数据,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87人中(占学校总数的43%),党员积极分子超24%,上学年绩点排名前50%的超19%,担任校院班学生骨干超25%;1人获评北京市“资助宣传大使”,1人成为冬奥志愿者并被中国网等多家央媒报道,1人任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1人任党支部书记,2人入伍。
五、学风建设探索稳步推进
建设启用双涯规划工作坊,场地使用200余次;设计推出“经”彩研学自习室,服务学生近千人;朋辈助学小课堂授课21次;“勤学笃行,笔墨生香”学习打卡参与1700余人次;依托党员联系宿舍机制,开展一对一学业帮扶;进行考研、竞赛、资格证考试经验分享;组建考研、留学、竞赛、四六级考试4大学群,专任教师、辅导员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参与学生1100余人,各学群举办讲座6场、提供学习参考书籍40余本、发放学习资料30余份、开设2门竞赛辅导课程平台、组织5项竞赛的校内选拔赛并获得多个赛事国家级奖项。表彰学霸宿舍、新生零挂科班级各10个,获评校十佳宿舍2个。
六、作风建设推进持续有力
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研讨“勤实信行”作风建设工作方案和校领导动员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作风建设重要意义并自觉把相关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和持续实施学院辅导员工作首问负责制;按时召开辅导员周例会;开展学生骨干培训交流40余场,将“勤实信行”理念融入学生骨干工作中;注重以团队文化温暖关爱辅导员,打造“人心齐、氛围暖、战斗力强”的工作团队。
七、师生蓄力发展硕果累累
党建引领
质量系教师党支部被北京市推荐参评全国第四批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工会小家获评北京市“先进教职工小家”;“红色1+1”共建北京市优秀奖4项、学校最佳组织奖1项;学生党建获评2022年度二级单位考核特色工作奖。
队伍建设
北京市“基层就业卓越奖”1人;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1项;学校辅导员标兵3人、就业长庚奖1人;主持课题7项(市级1项)、发表论文2篇、制定修订学院制度8项。
志愿服务
相关活动被新华网、学习强国、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公众号等报道10余次,收到感谢信2封,获高教园区“党建引领校城融合”优秀案例之“党建赋能添活力”校城融合共建实践类表彰等奖项5项。
校园文化
首都“挑战杯”主体赛北京市一等奖1项;“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大使”2人;首都高校第61届学生田径运动会1银、1铜;“读懂中国”活动北京市三等奖3项;平谷区“千人百村”社会实践优秀个人1人;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等校内奖项30余项。
其他典型
国家奖学金6人;校长奖学金1人;北京市三好学生4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1人;学习优秀特等奖学金3人。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2024年,经济管理学院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锚定目标不放松,砥砺奋斗、勇毅前行,为学校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继续贡献力量。
(图文:经济管理学院学工 审核:张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