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绽芳华,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坚持与努力;每一位优秀者的背后,都蕴藏着感人的奋斗故事。让我们继续了解澳门3044永利官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勤信”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1、李依静
李依静,工商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导师尹洁林教授。现任研2202班班长,曾任工商学科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在读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044am永利集团“优秀学生干部”、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校赛三等奖等荣誉。
勤奋钻研 笃行不怠
李依静同学认真严谨对待专业课程学习,课程加权平均分91.6,专业排名第三,所修读的15门课程中12门课程成绩达到90分以上,参加2022年11月“勤信数智”大数据综合项目实训,顺利结业。
科研之路绝非坦途,从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历时一年经历3次返修,从投稿到录用的每个环节她都认真对待,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及时与导师探讨问题,最终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共同努力下,她成功在《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SSCI二区,TOP)上发表论文一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搭建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李依静同学在研一入学开始进入课题组,参与导师的项目,负责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报告的撰写等,不断提高问题分析与材料撰写能力,积极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学术年会等会议,深入了解学术前沿。
认真负责 热心服务
从研一入学担任班级志愿者到担任班长,李依静积极为同学服务,带领班委积极落实学校学院各项通知要求;组建宿舍长群,组织班级团建活动,有效增进班级凝聚力;与团支书配合工作,积极引导班级同学向党组织靠拢,目前班级内有正式党员5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占比58%。在任职工商学科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期间,她组织制定了《支部工作规定》和《积极分子平时表现积分计算表》,加强了支部组织建设,督促引导党员积极分子牢记身份,不断进步。她积极参加支部书记座谈会,组织理论学习会、红色“1+1”、毕业生经验分享会等支部活动共12次。
个人寄语: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任晓瑜,工商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共青团员,导师张娜教授。研究生期间以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发表SSC I论文3篇,影响因子分别为3.8(JCR Q2)、2.7(JCR Q2)和2.5(JCR Q3),并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三等奖以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级三等奖等荣誉。
以勤为径 沉心研途
任晓瑜同学始终保持对专业知识的强烈渴望,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全情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科研之路绝非坦途,但她凭借自身勤勉刻苦的毅力和积极求教的精神,在导师的悉心指引下入门科研。她对科研历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瞬间都铭记于心,无论是精心撰写论文时的专注,还是投稿被拒的失落,更是收到修改意见时的认真对待以及论文录用时的欣喜若狂,每一步都凝聚着她的努力与成长。为了更好地了解领域的学术前沿,她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做分享报告,听取与会专家建议,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动态。
心存感恩 回报社会
任晓瑜同学积极投身于志愿者工作,新冠疫情期间,她义无反顾的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助力抗疫成功。在2023年春节期间,她积极参与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分行组织的金融志愿服务活动,协助老年人办理银行业务、为社区居民提供金融知识普及。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人生体验,也激励她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寄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王斐文,工商管理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导师廖赣丽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担任工商管理学学科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以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在BMC Medical Ethics(SCI一区 Top期刊)发表论文一篇。
攀峰逐梦 永无止境
王斐文同学不断夯实学术功底,追求卓越,研究生期间,课程加权平均分92.75,专业排名第一。在学术科研方面,他始终秉持勤学笃行的学习态度,对待学术研究一丝不苟,对知识的追求充满热情,专注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前沿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标课题等项目。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在BMC Medical Ethics(SCI一区 Top期刊)发表论文一篇,先后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等荣誉。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各类学术讲座,用日复一日的努力为目标奠基,无论是严谨细致的文献整理,还是长时间深入的课题研究,他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个难题,并在克服困难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作为党支部书记,王斐文同学始终坚定信念,保持为同学服务的初心,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自己,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组织开展党支部理论学习,并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和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他希望以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贡献力量,同时也以更加扎实的实践能力服务于社会。
个人寄语: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弘扬榜样精神,汇聚勤信力量。愿同学们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始终以坚韧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探索未知领域,穿越风雨,迎接更加灿烂的未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供稿/图片:李依静 任晓瑜 王斐文 审核:于东洋)